
新华社:苏超真能出国脚吗?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很难
近年来随着中国球员逐渐走向海外联赛,苏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苏超也进入了国内球迷的视野,一些球员先后加盟苏超球队,引发了人们对于苏超能否成为中国足球培养国脚新摇篮的讨论,然而综合各方观点来看,尽管苏超具备一定竞技水平,但真正依靠该联赛持续输出高质量国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,业内人士普遍对此持谨慎态度
苏超作为欧洲一支颇具特色的联赛,其整体实力在欧洲处于中游位置,传统强队如凯尔特人、格拉斯哥流浪者拥有较高知名度,经常出现在欧洲赛事舞台,联赛风格强调身体对抗与快节奏攻防,这与中国球员以往所习惯的亚洲足球节奏存在较大差异
从理论上讲,中国球员登陆苏超能够获得更激烈的竞争环境,接触先进的训练理念,若能获得稳定出场时间,对球员个人能力的提升无疑具有积极意义,高强度比赛能够锻炼球员心理素质和战术执行力,欧洲足球严谨的管理体系和职业环境也会对球员形成正向影响
然而现实情况却远比理想复杂,首先苏超联赛整体水平虽然高于中超,但除少数顶尖球队外,其余队伍实力有限,比赛质量参差不齐,中国球员往往难以在强队获得机会,而在中下游球队又可能陷入单纯防守、技术提升有限的困境
其次苏超联赛风格对中国球员技术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,联赛偏重身体对抗和长传冲吊,对于技术细腻、善于组织的球员来说发展空间可能受限,中国球员需要在保持自身技术特点与适应联赛风格之间找到平衡,这对年轻球员尤为困难
语言文化适应问题同样不容忽视,苏格兰独特的文化环境和语言习惯对中国球员构成挑战,能否快速融入球队和当地生活直接影响球员表现,历史上不少中国球员留洋失败案例都与文化适应不良有关
业内人士指出,苏超联赛对中国球员的吸引力有限,顶级球员更倾向于选择五大联赛,而年轻球员在苏超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,苏超球队给予中国球员的耐心和机会也相对有限,一旦表现未能立即达到预期,很可能失去位置
从球员发展角度看,苏超或可成为中国球员通往更高水平联赛的跳板,但作为长期培养国脚的基地则显得条件不足,真正要在国际赛场有所作为,球员最终仍需在更高水平联赛中经受考验
综合来看,苏超能够为中国球员提供海外历练机会,对拓宽国际视野、积累比赛经验具有价值,但指望苏超成为批量生产国脚的摇篮并不现实,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仍需立足本土青训,同时鼓励有实力的球员前往更适合自身特点的欧洲联赛发展,建立多元化的球员培养与留洋体系,这才是提升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根本之道